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

如何【轉職】成為國際新聞記者?



多年前拙作「如何成為國際新聞記者」,曾經強調,對於各電視台國際中心主管來說,求職者的新聞寫作能力,重要性不下於語言能力,也因此最受青睞的求職者,其實是「語言能力強大的新聞傳播科系學生」。


不過非本科系學生,難道連國際中心「面試的門票」都拿不到嗎?如果您是一位外語能力優秀,但是欠缺傳播科系學歷、或是過去從事其它行業,仍希望實踐自己「國際新聞夢」的求職者,應該如何準備、增加自己跨過入行門檻的機率呢?


以下三點建議供您參考:
一、證明您有【寫新聞的能力】:
求職者在校時若修習過新聞採訪課程,有新聞報導作品,當然可以作為履歷表之外的附件,證明自己的寫作實力;不過更為主管採信的作法,是實際上,在【業界的採訪/編譯紀錄】。在這裡建議大家,踏進電視新聞圈之前,不妨放寬求職範圍,尤其目前媒體圈早就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,除了傳統的電子、平面媒體以外,如雨後春筍般誕生的網路新媒體,亦有大量人力需求,影響力早就與傳統型態媒體並駕其軀;求職者多方嘗試【各種新聞媒體單位】,除了增加進入新聞圈的機率外,惟有透過實務過程,更能了解自己是否能適應「吃得苦中苦、方為人上人」的國際新聞圈。


二、參加大型招考
各大電視台幾乎每年或多或少都會舉行【大型人才招考】活動,名義上或是是徵主播、徵記者,但其實在這些比賽甄試中表現優異的參加者,在活動結束後都會被徵詢【入行意願】,不少具有語言專業的參賽者,也因此順利獲得進入國際中心的門票;主管對於這樣的活動,也多半抱持歡迎、多多益善的態度,因為電視台新聞部需要的【每一位員工,都應具備多元能力】,政治線記者採訪APEC時,不能不懂英文;國際組記者赴日採訪大地震,不能對氣象或地質科學缺乏常識,藉由這類需要過關斬將的篩選形式,脫穎而出的人才日後被電視台重用更是機會大增。


三、面對鏡頭的潛在能力
或許您認為自己只是想低調地從事翻譯工作,而缺席上述的大型招考,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錯誤。因為即使是最安靜的國際組編譯,在重大新聞發生時,也要具備和主播連線或對談的能力,更不用說,平常的工作內容原本便包含替編譯新聞「過音」(配音)的基本要求,如果沒有膽量面對鏡頭、害怕在眾人面前說話,那麼就算獲得面試機會,也可能會在後續考試中被刷掉。


最後,我不得不提醒大家一件事,進入電視新聞圈真的不容易。需要的【能力】極多,門檻極高;請大家試想,今天記者常被大家狂酸腦殘、沒讀書,但其實每一位記者/編譯,在真正任職前,早就經過層層挑選和淘汰,仍有部份人士被「罵到翻」?實在是因為這是一份很難做到好、完美的高難度工作,僧多粥少的現況,也讓有志之士欲入行,需要更加努力;歡迎大家和我一塊兒討論,分享您的意見!!

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

慎獨。




連預告片都沒看,我就走進電影院,看了《鋼鐵英雄》。

有人說,凡是有血有肉的觀眾都會哭,但我沒有。我大概花了太多時間在克服對於戰爭畫面的恐懼,心裡一直催眠自己:「我工作時看的畫面更可怕、恐怖份子施虐的結果更殘暴」,整部片的時間,我最終只留下微微濕潤的眼睛;不過眼看男主角手無寸鐵、孤身留在只剩砲彈的戰場,試圖拯救受傷的同伴,浴血模樣還是令人震撼。

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

姊玩的不是電動,是回憶。(任天堂迷你復刻紅白機開箱文)


身為3C電動白痴的我,寫電玩開箱文,實在有點不可思議,不過基於我真的太幸運,獲贈任天堂迷你復刻紅白機的前提下,就來試著寫寫看吧!

(請達人們鞭小力一點,我只是以一種紀念的心情來跟大家分享的XD)

首先當然要帶大家來看一下,電玩的盒子。

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

如果川普不是花花公子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這場大選他是不是更有機會贏呢?

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

無法翻譯的國情。


        泰皇過世,是全球關注的大型國際新聞,除了泰皇本人是目前地球上,在位最久君主外,他背後牽涉到的政治生態,更是泰國接下來政經可否穩定的最大變因。

        舉例來說,在泰皇蒲美蓬在位期間,遇到所謂的「政變」,少說在1020次之間,歷史上每每軍民不同調,結局的「最大公約數」,都是泰皇,或許泰皇說了一句「別再吵了,大家以和為貴」,政爭就「忽然」化解,也讓泰皇地位越發崇高。

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

Note7的悲劇。

   
三星的Note7為什麼會爆?在我看來,到現在都是個謎。

        你相信是電池的問題嗎?那又會是怎樣的問題呢?是出產品良率不佳,還是一開始的設計太粗心,甚或是最末端的工廠出品偷工減料呢?嚴格說來,三星自始至終沒有給過確切的答案。

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

從博士生賣雞排到「亞洲矽谷」


在台灣的「亞洲矽谷」,變成XX科學園區之前,我們還不用灰心!別忘了,政府規劃的預算,可是有50億台幣呢!


50億能做什麼呢?50億至少可以扶植250個「新創(Startup)」團隊。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,且聽我娓娓道來。

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

台灣成為亞洲矽谷之前,至少要先知道「矽谷是什麼吧?」



說到「矽谷」,你會想到什麼?高科技?遊戲?蘋果?臉書?商機?總之,最後我們的腦海浮現的,可能殊途同歸,都是:$$$

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

為什麼你只看到了「彰化縣警察局巡邏機車」?


剛剛看到一篇文章,批評台灣媒體為什麼聽到珍妮佛羅培茲的新歌,卻只聽到了「愛英九媽媽」五個字,罔顧這首歌裡頭爭取女性平權的含義。

簡單幾個字,可以囊括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:就是--「台灣媒體腦殘」。

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

記者怎麼會變災民?


這是採訪熊本地震之旅,我在火車上吃的第一餐。想不到也是唯一一次,買到的「便當餐」。
.

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

「我可能會死在這裡」 --2016日本熊本大地震--採訪札記



四月十六號,日本時間凌晨一點二十五分,我在自己的尖叫聲中醒來。




上一次像這樣扯開喉嚨大叫,大概是在遊樂園坐雲宵飛車;不同的是,那時尖叫是出於興奮或刺激,這次則是因為純粹的恐懼。

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

台媒沒報的「新科技」?


我對於美國科技雜誌主辦的Tech Crunch Discrupt科技創業展,早就慕名許久,因為裡頭的新科技,「不鳴則已、一鳴驚人」!

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

把Uber當採訪車過一星期。

佳璇在路邊,不停地滑手機,透過Uber叫車。
在台灣,Uber到底合不合法?目前存有極大爭議。

但是在舊金山,搭Uber是合法的。

2013年9月,加州公共事務委員會認定,Uber一類的業者,只是提供「平台」、提供乘車資訊,而非從事「交通運輸業」,所以沒有法律問題。

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

不敢衝,當什麼記者?


當我還在政大念新聞的時候,老師蘇蘅曾經對我說過這句話:「不敢衝,當什麼記者?」。

這句話對我的影響,一直持續到今天。

只是隨著出社會的時間長了,遇到各種大小狀況,我心裡時不時還會多出一個聲音,「這裡該衝嗎?」

比如躺著重傷患者的病房,該衝嗎?

我個人的答案是「不應該」。

設身處地去想,誰想要自己最慘的病容曝光?更何況,處於半醒半昏迷狀態的病人,可能自己都不知道,他正躺在「無菌室」,隨便一名外來者與他交談,口沬橫飛即是對於病體的入侵,就算退一百步不討論什麼新聞道不道德的問題,不是每一間病房,在技術上都禁得起任何「外人」的擅入。

不過「吃人頭路」的各種無奈,我們都懂;新聞媒體業夾雜在各家公司與長官間的複雜競合與糾結,剪不開理還亂。

所以這回我很感謝,每當我跟公司回報:「家屬不同意受訪」、「病房不准非相關人士入內」時,「家裡」理解情況,我不用違背良心偷拍;長官給我空間,讓我改衝其它地方。

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

這回要不要跟蘋果買單?


對著手錶講話,再也不是怪咖了,從兩年前開始,各家3C品牌爭相推出智慧錶,4月才推出的Apple Watch,雖然沒有搶到頭香,現在業績卻是最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