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

全世界都是我的辦公室1-1香港

對許多電視新聞工作者來說,可能終其一生職涯,連台灣本島都沒有踏出過,最遠去過澎湖,就已經到處說嘴一輩子了;如果去過香港,可能尾巴都翹起來(我還真的見過這種人@@),不過對於真正的國際新聞工作者來說,「香港」可能是「轉機」的地方,而在香港採訪,也被視為國際新聞記者養成,最初階的「第一站」,因為語言隔閡最小,生活習慣相近(?),算是很難搞砸的採訪目的地。

我第一次去香港採訪時,入行才剛滿一年。還是菜中之菜,感謝前東家TVBS的長官,有這麼大的膽量,讓新人去闖。不過長官還是準備了很大的「防護網」,我的搭檔是當時(現在可能也是)全台唯一港籍攝影記者區國強大哥,區大哥現在是香港TVB電視台頭號駐台特派記者。

當時與其說是派我去採訪,真正意義上,是讓我有一個完整的機會,向資深記者學習,如何在外獨立完成採訪任務。


和後來幾次我的香港採訪經驗相較,這一次的採訪,真的只能用「輕鬆愉快」來形容,因為我要採訪的主題是「郭富城的演唱會」。


「妳就去採訪郭富城的演唱會喔!」聽到主管口中這句話,我的內心早就興奮雀躍轉圈圈,差點想衝去洗手間尖叫,不過為了維持冷靜專業形象,我還是壓抑情緒回答「好的」,但語調仍然是忍不住上揚。


這是一趟全程不到24小時的快閃行程,幾乎快要上飛機前,才了解更多細節,原來我是要去採訪「郭富城」的「演唱會」的「舞蹈總監」--黃國榮(Sunny Wong)先生。


對於完全不是運動咖的我來說,要訪問舞蹈名人,也是需要用力做功課,考慮鏡位律動的。從舞蹈教室,一路拍到美侖美煥的工作室,這是在一場光鮮亮麗的演唱會中,可能連樣貌都不曾顯露出來的重要人物,但卻是一場盛宴中,能夠成功的「靈魂」。


宛如人生各種繼遇中的巧遇的重要哲理。

這次的訪問,一直從日出忙到日落,回到飯店以後,還是興奮地睡不著,現在看到照片,只是普通的商旅飯店,不知道為什麼,那時候一直覺得富麗堂皇,就好像東方之珠,在我眼前閃閃發光一樣。



2021年9月19日 星期日

從偽出國到神遊地球。

我還記得去年此時,媒體都在瘋「偽出國」,我因為工作,旗袍還有和服都穿了,想來荒謬:以前從事國際採訪工作搭飛機堪比搭公車的那段日子,還沒有這麼認真地扮起「觀光客」。    

一年過去了,從「偽出國」到「微解封」,我這幾天在Line上,看到「神遊日韓」的廣告,一方面佩服行銷小編的文字創意,另一方面覺得後疫時代的我們,好像越活越倒退。

沒有飛機帶我們越過邊境,該如何天涯若比鄰?

去年此時,我連續兩天在海外失去重要親人,他們分別在不同國家,有著不同的隔離規定,機票不是隨訂隨有,結果還因為乘客太少臨時被取消航班;再著,不是人人的工作都能接受員工隨時可能缺席4個月。    

於是,最後一面終成奢求。

誰想像得到,本來身體力行實踐國際化的我們,卻在「後疫時代」飽嚐「非當事者」難以理解的委屈?

我的遭遇不是個案。

這兩年來,有多少人無法奔喪、看不到新生孩子、見不了失聯愛人,費盡時間精力申請到的外國學校,也念不了?

她是在臺灣的大學,唸了多年設計的高材生,原本畢業計畫是追求夢想--到紐約念時尚,她的母親為了替女兒圓夢,不眠不休工作存錢,只為了讓孩子放心去飛,但是人生關鍵的十字路口,遇到疫情來攪局,你不知道,勇敢去飛的代價,是不是生命遭受未知變種病毒的威脅?

天下父母心,此刻很多家長一樣猶豫。

很多家庭收入在平均值的朋友,過去每年寒暑假,咬緊牙也要帶孩子出國走走,這是培養「#國際素養」的絕佳時機;但這一年來,最放心去的國家只剩帛琉而已----因為有「旅遊泡泡」,至少能打疫苗;撇開有錢有閒的M字型頂端家庭,能晃到歐美,大把時間可以在各地隔離,其它大部份家長,為了孩子發展的長遠憂慮,只能悶在心理。

我們除了 #神遊地球,還能多做點什麼?我很幸運在疫情爆發之前,職涯多在世界各地採訪,主持各種國際任務,光是還記得的各種世界級任務就超過14個,那時候沒有要東隔離兩週西隔離一個月的憂慮,更不用擔心深入前往不一樣的國家,會不會一疏忽就帶了什 麼奇怪的變種病毒回來。

我不知道「後疫時代」的終點距離我們還有多遠,但我知道,只要跨過句點的那一瞬間,你對地球另一端的渴求,絕對只有報復性大爆發,沒有收斂的時候。

再說一次,我很幸運,以「世界為家」的記憶,對我來說,非常鮮明,現在我也想重新分享給你。  





2021年9月16日 星期四

72歲應該是什麼樣子?


72歲應該是什麼樣子?

這個問題本身就冒了大不諱,政治正確的說法,不管幾歲,沒有「應該」是什麼樣子,想想72歲的Vera Wang吧。

本週Vera Wang(王薇薇)也出席年度Met Gala盛會。Met Gala有「時尚奧斯卡」之稱,在這個活動裡,各界受邀名人會在大都會博物館前紅毯,穿上自己認可的潮流服裝,是個彰顯獨有時尚的全球性Party,Vera Wang穿著圖片中這套服裝,上身胸衣布料短少,僅可遮點;下半身則是一條短到不能再短的緊身熱褲,一雙大長腿用膝上襪裝飾,更顯「少女感」,尤其是那雙至少20公分高的細長高根鞋,才發佈個人單曲的歌手Lisa,好像也在MV裡穿過。

紅毯上的Vera Wang,和超模Emily Ratajkowski站在一塊兒,華文媒體瘋狂吹捧著Vera Wang的纖瘦長腿,膝上襪,和超模勾肩宛如「姊妹」云云......,標題越是吸睛,新聞底下的網友留言就越是刺眼。

「其實沒有到姊妹吧」,「我阿嬤也差不多長這樣子呀」,「如果拉近看沒有修圖,就差不多69歲的樣子」,看到這裡,我不僅慶幸,還好Vera Wang好像不懂中文,否則讀到這裡她可能會吐血吧,酸民留言實在有礙健康。

老實說,放大Vera Wang的無修圖照片來看,我覺得這才是Vera Wang真正強大的地方,該有的眼袋,皮膚皺紋、人生的各種自然軌跡,在她身上統統看得到,即使媒體神化般挖出了她用嬰兒油洗澡等秘辛,但以在「重視外貌」職場工作的角度來看,她幾乎是最低限度接觸「微整」(如果真的有整,那種人造緊繃感,其實大家一眼就看得出),至少她沒有讓自己的肌膚,憋到難以置信的程度。

帶著72年來她走過的所有酸甜苦辣,造就出現在的模樣,一樣能有「少女心」,一樣可以用15歲的流行時尚來裝點自己,「合不合適」是別人的眼光,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,什麼年紀該做什麼事,是由「自己來定義」。

會後她受訪她這麼說,”I’m more than my age, I hope.”(我希望我超越我的年紀。),「我希望女人不用感受到界限,她們可以在72歲擁有自己的事業」,這句話讓40歲才職涯轉彎改行常設計師的Vera Wang說起來,更是擲地有聲。


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

從《尚氣》看你的樣子。

好像有點意外地,《尚氣與十環傳奇》好評不少。連我自己都是為了很淺碟的原因,走進電影院:想看看從小看到大的梁朝偉,出現在漫威電影,還有搞笑的「奧卡菲娜」,一邊搞笑還有辦法和男主角談情說愛嗎?

關於電影上映之前,輿論討論最多的「男主角劉思慕的外表」,我實在覺得是一個落於窠臼的命題--但其實頗值得聊聊的,到底華人英雄應該長什麼樣子,才不算是「辱華」?

「高挺鼻樑加深遂大眼,別忘了濃濃雙眼皮」(嘿,這不就是梁朝偉的樣子嗎......歪樓了),這樣的描述,幾乎是華人演藝圈裡,所謂「帥哥」的「標配」,如果能再加上一個「身材高大」,那就更加完美,符合華人觀眾的眼緣了。即便我們的世界裡,也有一些單眼皮細眼睛的代表藝人,不過大家似乎會更強調他們的「實力」而不是外表。

從「劉思慕」的出線,或許就可以看出,其實漫威Studio的選角,不盡然完全考慮中國市場了(畢竟直至今天,尚氣在中國影院仍然無法出線),甚至從「奧卡菲娜」一躍而出,就可以看出,迪士尼重視的是角色性格超過外表了,「奧卡菲娜」雖然是我喜歡的演員,但放眼華人世界演藝圈,她的外表更不主流,沒有什麼水靈大眼,甚至連身材都很異國風,完全不走華人世界推崇的「纖瘦路線」。

綜觀上述,越是當華人世界輿論一再強調,尚氣選角太流於西方「刻版東方審美」同時,反而更突顯出,我們看自己的樣子,框框更多,自信更加不足-----憑什麼「單眼皮細眼睛」不能算是好看?明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也不是全部人都雙眼皮大眼睛吧?可惜在「華人大明星」活躍的世界裡,既定的「主流美人」標準,局限我們的想像,好比所有女孩化妝初入門時,都要學著用雙眼皮膠帶貼出雙眼皮大眼睛,即使是受到韓風影響的化妝術,又濃又粗的眼線,說穿了,還是在增強「眼睛」在「別人」眼中的印象。

為什麼我們不能接受「自己的樣子」?又為什麼這些主角配角的模樣,最先讓我們聚焦?

這讓我想起另一部完全不相關的電影,《Coco》(可可夜總會),看完之後大家想到的是逝去的親友或愛人,但墨西哥世界的影迷難道會花大把時間分析,「我們墨西哥人才不是長那個樣子!!辱墨!!!」

電影的情節本身,演員的演技展現,故事的順暢與否、社會意義,才應該是先於作品之上的要素吧?

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

為什麼要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?

有一件事,我一直困惑很久了,特斯拉電動車的大老闆馬斯克,為什麼這麼堅持人類要上火星?看過另一本書之後,我終於對於答案的輪廓,有些了解,至於是哪一本書,本文最後一個段落再告訴您。

我們的生活中,不見得會遇到上火星這類的難題,但是以下不可思議的狀況,倒是慣老闆最愛給的課題,如果老闆說「某某某,一個月之內,要讓猴子在講台上朗誦莎士比亞給大家聽!!!」,你會著手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?

據說,「正常上班族」會開始做的第一件事,是找材料搭建「講台」,理由是一個星期之後,至少你會有「成果」秀給老闆看,讓老闆覺得,有呀,我有在做事,專案已經有進度!不過,也正是這種做法,注定了「莎士比亞猴子」計畫,「絕對會失敗」——因為你無法保證,會在第29天,神奇找到一隻,恰好會說話的猴子。

如果是火箭科學家會怎麼做呢?一開始,就是要解決「猴子說話」的問題。一般人習慣從旁邊容易辦到的枝節,去處理問題,正是普通人做大事會失敗的關鍵,因為問題的「核心」,始終是計畫成功與否的關鍵。所以為什麼要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呢,dream big (夢想遠大),就是重點

如果一個月內始終弄不出一隻莎士比亞猴子呢?確實這是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,但是在處理莎士比亞猴子的過程中,你可能已經讓一隻猴子會說abc,已經創造翻譯出一款猴子也看得懂的莎士比亞,這些和打造一個講台相比,都是更顯眼的收獲。

話說回來,為什麼馬斯克這麼想要上火星呢?根據《未來最需要的新人才》(NEW ELITE)這本書裡的說法,是因為他相信,「地球有一天終將毀滅」,所以為了人類在宇宙間的新家園,他選擇火星這個選項,當然走到這答案難上加難,不過他直指問題核心,也正在處理中,即使整個地球的人類將他視為「狂人中的狂人」,不過在「過程中」,衍生出的一項非重點「產物」,就是電動車特斯拉。

「人類這個種族的故事,就是男人女人們不斷低估自己的故事」(心理學家亞伯拉罕‧馬斯洛1933(P.170)

我還要不要繼續拿iPhone?

以去年生日起點,我從蘋果的手機轉拿三星的手機,也快要一年了,來跟大家分一下這一年來的文科人心得吧! 

為什麼要換三星手機?

主要原因是我想換手機,是蘋果新款手機,遲遲未有指紋辨識功能,對於一個手機重度依賴者(行動銀行、行動支付、行動悠遊卡等等)如我,要硬記各種密碼實在很痛苦;而時下流行的「虹膜辨識功能」,也由於我常常在素顏、濃妝、卸妝卸一半之間轉換身份,公司的「虹膜辨識打卡機」,更充份幫我證明——指紋密碼是對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。某方面來說,我真的不得不離開蘋果。

iOSAndroid之間的系統轉換,適應的習慣嗎?

確實,有點像到了另一個城市,改說另一種方言——那種程度的調整。還不到出國換一種不相干語言的困難;以常用3C用品的年輕人(?)來說,大概是一兩天就能習慣的程度。我一直保留著蘋果手機備用,所以偶而改拿iPhone時,也會因為太久沒用,要再想一下才能順手,大致上來說,三星手機的界面和手勢功能,確實比蘋果來得「先進」,所以會用三星手機以後,會有一種感想:iPhone怎麼沒有這種功能呢?好可惜呀!」,比如可以把下載太多的app,在想到要怎麼分類的時候,先藏到別的地方;或者是無限制的更改整個手機主題和界面(或許Apple也有,但實在沒有好用到令人印象深刻。)

至於照相的部份,因為身邊也有家人,拿的是最新的蘋果手機,所以我覺得,其實差不多,除非你是那種很有時間一次拿好幾支手機,開箱比較色差或精細程度的網紅,不然以一般來來說,照相就差不多是那樣吧,感覺各家手機進步的程度已經不相上下,講更直接的,我又不是要參加藝術攝影大賽。(商用攝影的話,應該市面上每一支手機都有參賽資格了。)

那我會不會再回到iPhone的懷抱呢?

我問過自己這個問題,答案是,仍然有可能(只要它真心想推指紋辨識功能的話)。

這一年來,拿著三星手機,有一次是讓我明顯覺得「手機跳槽」有點可惜的時刻,就是今年年初,大家在瘋clubhouse 那段時期,為什麼就只有iPhone使用者,可以在圈子裡不停地向自己人發邀請函,互相推薦呢?這背後是不是有一點3C歧視的味道?那段時間,讓我深深地開始思考: Why Apple? Why iPhone?

你不得不承認,蘋果確實做出了獨有的「品牌價值」、還有它背後的延伸意義。比如它給人一種時尚IT人愛用的印象(是真相嗎?),或者是有錢人才能不費吹灰之力,輕易買一支的那種「上流社會氛圍」。就好比社會中確實有些人,會特別跑去某個地方、從事某種活動,只為了打入「某種階層」,你要討論那是不是實力,其實,能讓自己站在那個地方,本身已經是種實力,如果你可以不論產品實用性的話。

2021年9月1日 星期三

彷彿回到 「疫年」 前。




閨密和我,剛好都休假的平常日,輪流找一間提供早午餐的餐廳,隨意動動刀叉,聊聊八卦,講到口乾舌燥,飲料都喝光,厚著臉皮請服務生不停地在杯中加水,一直等到話題聊乾(通常沒有這種時候),才會忽然有人想到:「啊,我們再去哪裡買東西、逛逛」,才會緩緩移駕到下一站。

這種女生OL的小資情懷,在疫情爆發之前,是多麼令人不以為意卻又如空氣般必要。沒想到,一場戰疫,全民皆兵,雖然偶而還可以靠視訊敘舊,但實在太像工作中的遠距meeting,真的不想當成見了一面;於是乎,聚會一延再延,想要等到一個疫情清零的可能,此時此刻看來機會又似微乎其微。


感謝,我和閨密倆,能在今天,又開心地回到那段,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的時光。


我第一次聽到Paul,其實是在英國念書時,學姐帶著我在街上漫步,路過這間大排長龍的麵包店,她指著剛出爐的麵包告訴我,「這是法國牌子唷,很好吃」,有一次我試著探頭進門望望,那標價對於只是在花爸媽錢唸書的我來說,總覺得有點太貴,下不了手;反倒是回到台灣以後,這裡成了和姐妹們聚餐時,會相約走走的口袋名單。


結果這一年,太多事情都改變了。 

雖然很多餐廳,努力開發外帶,甚至誕生了不少「被XX耽誤的便當店」,但實情遠比想像殘酷,光是今年五月之後至今,默默收攤的餐飲業者,比例就超過了三成;其實你我看著街頭越來越多招租的紅紙,應該也悄悄有點感覺,那些以「氣氛」取勝的空間,更是站在疫情海嘯第一排。

剛烤好的麵包果然暖呼呼,現做的意大利麵,讓人一口就吃出工藝,沒有外帶回家的糾纏黏膩,在時局混沌不明的此刻,我們都需要彼此更多的祝福。